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到新阶段,后疫情时代也随之到来。相较于疫情初期的状况: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正是对企业财务管理应急反应和治理能力的一次最全面的检验。而后疫情时代则对于我们企业和机构的持续经营能力有着更大挑战。
我们应秉持怎样的财务管理理念、采取怎样的财务管理措施?如何将特殊时期所面临的困难转化为进一步提升财务管理的内生动力?怎样有效运用财务管理加强与改进企业财务管理对冲疫情影响呢?先闻道独家讲师孙婉青老师给出了七点建议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财务的管理与控制,这方面的工作对于一个企业能否健康成长与发展至关重要,然而传统的财务管理工作无法避免地存在以下诸多弊端,不少企业的财务问题在疫情的冲击下也更为严重地暴露了出来。
01 远程办公模式不成熟
在疫情初期,我们很多企业和机构都看到了自身远程办公的缺陷和系统上的不足,财务管理体系无论从流程还是系统层面都有着手工断点,很难做到全面线上管理。
02 风险管理体系不完善
并没有应对疫情等突发情况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
03 财税优惠政策不熟悉
面对国家、地方政府推出的一些财税优惠政策不熟悉,或者有“捡了芝麻丢西瓜”的现象。
04 预算管理不到位
预算管理是我们企业稳定长期发展的重要管理手段。但是在疫情常态化下,企业继续沿用之前的预算管理,很难牵引企业增长,实现内部资源调配。预算核算两套系统,预算形同虚设。
05 运营成本难缩减
大部分企业在疫情期间收入骤减乃至没有收入,但存续期间的运营成本却难以压缩,甚至很多企业面临着发不出工资交不出租金的窘境。
06 现金流压力大
我们企业财务管理的重点就是现金流,可在疫情的反复发酵中,现金流的压力,已然成为当今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
众所周知,财务是企业正常经营与发展的重要保障。那我们在针对疫情采取了短期应对措施后,如何做好中长期财务管理的措施呢?
最重要的是,我们还是要保持对疫情的敬畏心理。面对反复的疫情,我们要做好最全面的准备,做好长期抗疫的准备。所有的财务管理都需要挂钩长期抗疫。
财务系统极致自动化
所有的企业都有实行电子影像凭证系统的需求,所有报账单和附件上传到公司财务系,免去了实物传递的繁琐,剔除了人员集中对疫情防控的不利因素。同时,整合云桌面、手机客户端自动办公、云视讯等管理工具,成功实现远程办公。
完善财务风险管理
疫情已然让世界经济在动荡和变革中艰难前行,意味着不确定性时代的到来。企业对财务风险的管理要求上升到一个新高度,要有防范风险的先手,同时也要有危机处理、化解风险的高招。
将财务风险管理前置化,财务在风险管理上也需要先发制人,做好各种在极端场景下的风险管理预备方案,以保证留有足够的战略纵深。
改革预算管理
传统的预算管理系统已经不能满足疫情之下各类突发事件的因素。管理层在预算管理体系中急需财务管理人员第一时间量化突发事件对经营目标的影响,及时调整年度预算,以及中长期计划,对预算管理建立动态跟踪和管理,及时调整短期的经营计划、经营目标,以确保企业的长期战略的实施。
同时,业务财务(BP)应定期对市场进行评估,向公司管理层以及业务部门提供前瞻性信息,将“事前预测”和“事后核算”相结合,更好地发挥财务管理的角色。
加强业财融合
作为业务型财务(BP)的服务定位:业财融合价值的挖掘者。应当解析业务型财务是如何通过其核心流程以及运营模式为企业加强业财融合的。而当企业真正做到业财融合才能从资金角度去规避风险,实现前、中、后台的联动以及从战略决策到业务执行的无缝连接。
加强现金流管理
在后疫情时代中,如何把控好现金流是每个企业面临的最头疼的问题。例如员工薪水的问题,很多企业在如此情境下选择了裁员或者减薪,但这两种方式无疑对现金流的缓解都不是最佳的,也容易挫伤员工的士气。在挂钩战略调整后,企业可以采取延迟部分薪水来缓解疫情期的现金流压力。
推行LEAN
现如今的市场中,我们更需要保证我们的产品是按需生产的,我们的客户是满意的,在这个前提下,把成本降到最低。这个时候,我们企业可以通过采用 “LEAN”项目方式,让企业瘦身。从企业的运营成本优化,到产品成本的精简。
解读财税政策
疫情的冲击下,国家和各地政府为了支持保护我们的企业采取了各类财税优惠政策,我们需要全面了解各类优惠减免政策,筹划出最适合我们企业的方案。
当一个企业成功做到了这些转型与升级,我们有理由相信,这能更好地助力他们在疫情的冲击下站稳脚跟。尽管在未来短期内,还不能预见疫情被全面扑灭,企业依旧要面对可预见的不容乐观的经济环境、更加复杂的管理挑战等负面影响。
但我们坚信,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病毒很快会被战胜,阴霾终将散去,勤练内功、厚积薄发的企业定能平稳度过这次难关。
最后,也衷心希望每个企业能勇闯这个特殊的时期。因为疫情期,是实证萧条期飞跃的最好机会。